Search


台灣需要一個完善的創業生態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小米創辦...

  • Share this:


台灣需要一個完善的創業生態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小米創辦人雷軍前一陣子來台灣演講時都提到年輕人在創業初期應該要有資金支持,他們甚至要設立基金鼓勵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創業。很多政府官員、企業先進都對此很不以為然,然而不少年輕朋友卻是躍躍欲試! 其實,這些年來,根據臺大創聯會、台大車庫以及私部門育成加速器的營運經驗,臺灣新創團隊普遍缺乏國際化遠景以及規模化野心,而這些弊病又歸因於台灣總體社會氛圍對於新創企業的不友善,缺乏網路時代的創業典範使新創團隊於資金募集層面困難重重。許多新創團隊於營運初期,除了3F(Friend、Family、Fool)的資金外,基本上無法取得任何投資,台灣創投、投資銀行重視短期獲利率、不願承擔長期「風險」之傾向,政府各部門對新創人才管制又以防弊保守心態,皆使情況雪上加霜,導致台灣新創團隊不敢「作夢」,於瞬息萬變的全球競爭中無法取得先機,只能藉由微薄獲利緩步成長,錯失於全球擴張的機會。

相比擁有全球最完整創業生態系統的美國矽谷,其創業動能值得臺灣深度借鏡。矽谷擁有源源不斷來自校園萌發的新創夢想家,多元且各具特色的育成組織,經驗豐富的天使及創投社群,更有不計其數的專業人士願意於業餘時間積極投入,擔任業師幫助年輕團隊,其關鍵在於「利之所趨」。自HP、Microsoft、Apple以降至今日Google、Facebook的車庫創業傳統,讓矽谷即便遭逢數次的不景氣仍然居於世界創業中心,因為矽谷人深知「美國夢」可以在此處實現!

面對經濟景氣寒冬,各項自然資源缺乏的臺灣,可以更開闊的歡迎各種外界提供的資源,由國家主導建立國家級創業園區當然需要,由矽谷或中國提供的創業協助,只要能激勵新創,同樣可以接受。台灣需要一個完善的創業生態來引發全面的社會動能,活化既有人力及研究成果,一同鼓動青年創業以及推廣研究商業化,建立以「臺灣創業」為核心的創業生態系統,讓所有青年可以編織並實現「臺灣夢」,為臺灣經濟成長持續增添動力。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陳良基教授,2013-2016年兼任臺灣大學學術副校長
View all posts